2021年11月11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召开钢铁行业“双碳”行动指数研讨会,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应邀作主旨发言《钢铁行业低碳转型路径及低碳发展指数评价》。 一、“双碳”目标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自我国提出“3060”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低碳发展,在多次重大会议上发表关于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重要讲话多达30余次。习总书记在两次国际会议上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行业、企业率先达峰”。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钢铁行业作为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的重要组成,更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努力争取率先实现碳达峰。 随着顶层设计“1+N”政策的陆续出台,顺应政策指导,现阶段我国钢铁行业应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作为最有效、最重要的路径,将有序稳妥落实粗钢压减工作作为深度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以推动钢铁行业碳排放标准建设和建立健全绿色低碳钢铁产品生产和评价体系作为低碳发展有力支撑。 二、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钢铁行业具有五大发展特征:一是支撑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三是让世界更美好;四是成为国内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五是将长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 从发展阶段判断,我国钢铁产业现已处在数量时期的减量阶段、高质量时期的重组阶段和中间过渡的强化环保阶段三期叠加,正在向高质量低碳阶段演进。作为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领域,我国钢铁行业将以低碳为统领重塑发展新格局,形成新的供需平衡、推动新的技术进步、打造新的产业格局、建成安全的供应链、构建繁荣的生态圈。而且,作为重点用能行业和重点用电行业,我国钢铁低碳转型与能源转型紧密关联。 目前,我国粗钢产量增幅正在收窄。综合考虑内外部影响因素,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预计中长期国内钢材需求将维持高位并呈缓慢下降态势。 三、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在低碳发展形势下,我国钢铁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从机遇来看,低碳发展将助推我国钢铁行业构建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优化工艺流程结构、推动技术革命、促进智能化升级、加快多产业协同、协同促进环保治理、深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并将助力行业低碳标准化工作。 从挑战来看,我国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时间紧、任务重,基础支撑能力仍显薄弱,大多企业处于低碳发展初级阶段,工艺流程结构优化仍面临障碍,而且绿色设计产品覆盖不足。 四、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路径及建议 根据研究,我国钢铁行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须先后经历五大阶段:达峰阶段,稳步下降阶段,较大幅度下降阶段,深度脱碳阶段,碳中和阶段。 从主要路径及具体措施分析,我国钢铁行业应着力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推动绿色布局;二是节能及提升能效;三是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四是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五是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六是强化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支撑。在企业层面,需应用C+4E理论体系,构建以碳为统领的钢铁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方法学,应以提高碳生产率为核心,实现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环境协同治理,构建形成钢铁生态产业链。 为更好推动我国钢铁行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提出六点建议:一是加快推动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二是有序推动钢铁电气化进程;三是加快系统谋划推进氢能利用;四是加快完善绿电、绿证等市场化机制;五是加大推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共融、创新低碳转型;六是加快推动企业低碳行为养成。 五、开展钢铁低碳发展指数评价 在践行“双碳”战略过程中,我国钢铁行业是碳减排的重中之重,也是世界各国均在关注的高碳排放行业,开展钢铁低碳发展指数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我国钢铁生产以“高-转”长流程为主,产品结构差异大,碳排放机理复杂,企业数量多,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力争多维度、系统化科学评价各钢铁企业低碳发展水平。 钢铁低碳发展指数评价研究是基于“数据平台-目标体系-实施路径-评价机制”全链条一体化的C+4E理论体系,应以提高碳生产率为核心,实现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环境协同治理,构建形成钢铁生态产业链。在设定钢铁低碳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时,应根据低碳发展贡献程度,赋予不同目标及指标不同权重;其核心评价目标为:采用“钢铁碳生产率”代替传统“吨钢碳排放强度”。(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